·作者·
宁饮建业水,
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
不止武昌居。
题解:
孙皓,三国时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即位不久,迁都武昌,劳民动众,怨声载道,东吴百姓坚决反对迁都。269年,孙皓还都建业。这首童谣记录了这个历史事实。
《吴孙皓初童谣》是三国时代东吴百姓反对吴王孙皓(公元264至280年在位)迁都武昌而作的歌谣,在当时的东吴百姓中广泛流传。作者姓氏已然失传,但几千年来没有影响此歌谣传诵古今,经久不衰。
《吴孙皓初童谣》仅短短四句,却从中透露出了人民的苦难、怨恨和不平。童谣正是通过向往建业、远避武昌这种直率的语言责孙皓。以宁死而不愿留居武昌的激愤之声,揭露了当时“苛政猛虎”的血淋淋社会现实,控诉了孙皓集团的滔天罪恶,抗议了他们的胡作非为。这首民谣应该看作是弱势群体挑战强权的决心书和生死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