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
/
虞集
/
院中独坐

院中独坐

·作者·

虞集

·朝代·

语音
  • 译文
  • 注释
  • 赏析

何处它年寄此生,

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

尽把风声作雨声。

标签:
  • 古诗三百首
  • 思乡
  • 爱国
  • 情感
  • 孤独
  • 译文

      以后的岁月要将余生寄托在哪里呢,

      无时无刻都关注着家乡的青山绿水。

      那绕屋而长的松树已是高大茂密,

      尽把那风声错当成故乡的江涛雨声。

    语音
  • 注释

    1、它年: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

    2、总关情: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

    语音
  • 赏析

      《院中独坐》是元代著名学者虞集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含有深刻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表现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国家意识。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了难熬的宫廷生计,又久羁京师不得南归之后,自然便产生了人生如寄的悲凉念头。人生如寄、人生如梦及人生如戏的思想都源自佛教,反映的是人生的虚幻不真,认为人生不过是暂时寄寓于世界上的空皮囊而已。虞集的发问并非懵懂,而是十分清醒的明知故问,这种人生如寄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上,所以他做官虽然官至翰林院学士、国子祭酒也坚决地要求回归江南的家乡。

      “山中江上总关情”,指的是哪怕是隐居山中或是浪迹江湖寄此余生,都不能忘却魂牵梦绕的乡关之情。当然,这“山中江上”也代指江南的青山绿水,在那里有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画舟横笛,酒旗招摇,家乡的一草一木总让诗人牵挂着哩。“总关情”指的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乡关之思的落脚点总是倾注在江南故土之上。“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传达的是诗人那种无法排遣的乡愁。诗人在院中独坐而思、而愁,竟然会埋怨起那绕屋而长的高高松树身上来了。绕屋的松树长而高,表明诗人居京师此屋已多年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岁月的流逝更加重诗人乡思的凝重。不仅如此,这松树又毫无理由的总是迎风发声,诗人每每听来仿佛又回到了江南的雨声里。“尽把风声作雨声”的不是松,而是诗人的内心错觉,这种错觉恰恰真切地反映出了诗人愁情的深植与难以驱除。诗人不仅对江南的江山景物关情,即使是北方的草木入眼入耳作声都会使他联想到江南的江涛雨声。可见诗人的乡关之思已使他进入痴迷的状态,成了他的心病。“尽把风声作雨声”也是诗人的愤激之语,独坐而思又难解乡愁之时,就连呜咽的松风也被牵连进来,成为诗人的怪罪对象。

      诗题为《院中独坐》,含有深刻的孤独和寂寞的意思,他的这种乡关之思实际上是在内心深处所藏的家国意识,故借院中的松树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大诗人李白有《独坐敬亭山》一诗,是借孤云寄托自己的孤独,虞集《院中独坐》亦从松风中找到寄托的对象,并从风声的倾听中听出江南春雨的消息,其内心的痛楚也超越他个人内心的疆域成为世人可以共鸣的故土家园意识,从而传达出“独坐”的神髓。

    语音

猜你喜欢

  •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天净沙·秋思
    ·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游园不值
    · · 叶绍翁
    七言绝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如梦令
    · · 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

    我共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

    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

    好个凄凉的我。

  • 小池
    ·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集

515篇诗词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青城樵者、芝亭老人。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临川崇仁(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人。元朝官员、学者、诗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虞集自少受家学,曾随名儒吴澄游学。元成宗大德初年,被举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元仁宗时,迁集贤殿修撰,除授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泰定帝在位时期,他提出在京师以东地区开展水利营田的建议,对后世颇有影响。一向赏识虞集的元文宗夺取皇位后,升授他为奎章阁侍书学士,命其与平章事赵世延同任《经世大典》总裁官。至顺三年(1332年),升任翰林侍讲学士。元宁宗驾崩后,称病返回临川,自此不再出仕。至正八年(1348年),虞集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获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仁寿郡公,谥号“文靖”。虞集是元中期最负盛名的诗人[54]。其诗体裁多样,既能做到典雅精切,又能做到达到格律谨严,深沉含蓄,纵横无碍,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并称“元诗四大家”。亦素负文名,引领有元一代文风,同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等。今人点校有《虞集全集》。

蜀ICP备16012350号-3   |   网站建设:四川云图信息 400-028-0339